首页
招商服务
关于我们
美食365
文章详情
一块 “魔法冰” 冻住万亿储能市场?这家广州公司让新能源车续航 “零损耗”,车企巨头抢着买单!
2025-05-16
当储能卷向 “冰宇宙”,这家公司找到了新切口
在新能源赛道杀红了眼的今天,储能领域居然冒出个 “冰系玩家”——
广州市鑫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用一杯 “魔法水” 颠覆了传统蓄冷逻辑。你可能想问:不就是储冷吗?但就是这门 “冷门” 技术,正在撬动一个万亿级负荷侧储能市场。
先看一组震撼数据:
我国空调年耗电占建筑能耗 40%,仅 10% 场景改用蓄冷技术,就能挖出5000 万千瓦调峰潜力,相当于 25 座三峡水电站的调节能力。而鑫湖瞄准的,正是这个被忽视的 “冷量金矿”—— 从新能源汽车到数据中心,从工厂车间到家庭空调,让 “谷电制冰、峰电放冷” 成为节能刚需。
一杯 “魔法水”,凭啥吊打传统蓄冷?
鑫湖的核心黑科技,是一杯加了 “神秘配方” 的自来水 ——新型相变载冷介质。听起来很玄?说白了就是让水拥有了 “超能力”:
结冰速度快 2 倍:
同样设备下,普通水冻冰需要 1 小时,这杯 “魔法水” 30 分钟就能搞定,制冰效率直接拉满;
化冰像雪花一样快:
普通冰结得硬邦邦,化起来慢腾腾,而它冻出来是蓬松的颗粒冰,释冷时就像雪花融化,效率提升 80%;
设备体积缩小 60%:
搭配 VIP 保温板和聚氨酯发泡技术,储冷设备能塞进汽车后备箱,而传统冰蓄冷设备足有一间屋子大!
对比下来更直观:传统蓄冷技术像笨重的 “冰窖”,鑫湖的微型蓄冷则是灵活的 “冰块魔方”—— 小到新能源物流车的冷藏箱,大到工业园区的储能站,都能无缝适配。
车企巨头抢着合作,这些场景已赚得盆满钵满
别以为这只是实验室概念,鑫湖早已把技术变成了 “硬通货”:
新能源物流车赛道杀疯了:
他们的车用冷源样板车已通过权威测试,和厦门金龙、中国邮政达成合作。想象一下:充电时偷偷 “攒冰”,运输时靠冰制冷,全程不耗动力电池一丝电量,续航直接 “满血复活”。实测数据显示,-18℃低温下能持续放冷 14 小时,城配冷链的 “续航焦虑” 被一块冰彻底破解;
数据中心的 “电力防火墙”:
某国家级超算中心用上了鑫湖的应急冷源,断电时 180 秒极速供冷,比传统应急电源快 10 倍!再也不怕突发断电导致的数据瘫痪,每年还能省下 342 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种了 6.65 万棵树;
工厂的 “省电神器”:
在某半导体工厂,谷电时段制冰蓄冷,峰电时段释冷降温,一年省下 245 万电费,投资 3 年就回本。这种 “越用越省钱” 的技术,哪个老板能拒绝?
1500 万融资释放信号:下一个储能独角兽正在成型
公司刚抛出1500 万 Pre-A 轮融资橄榄枝(出让 10% 股权),资金将砸向三个 “炸裂” 方向:
研发 “冰火两重天”:
500 万专攻 “高温冰” 和 “低温冰”—— 高温冰适配空调场景,低温冰直击冷链需求,未来家庭空调、生鲜前置仓都能用上;
量产 “冰块黑匣子”:
建智能生产线,目标年产 5 万台蓄冷设备,光是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就有百万台级想象空间;
打通 “高端 + 大众” 双渠道:
先拿 3C 认证和军民融合资质,切入数据中心、车企、半导体等高端市场,再推出 “光伏蓄冷一体机”,让普通家庭也能享受谷电省钱福利。
团队更是 “储能老炮” 阵容:创始人张昀深耕蓄冷行业 10 年,操盘过海南雅居乐、深圳市民中心等千万级项目;技术骨干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手握 360 项专利,从介质配方到设备集成全链条 “严防死守”。
为什么创投圈必须盯紧这个 “冰立方”?
储能赛道从不缺故事,但缺能落地的真技术。鑫湖的聪明之处,在于避开储电红海,锚定负荷侧 “冷储能” 蓝海 —— 这是一个 ** 政策强驱动(双碳目标)、市场强需求(万亿级设备改造)、技术强壁垒(专利护城河)** 的 “三好赛道”。
更关键的是,他们已经跑通商业化闭环:车用冷源拿到主机厂订单,应急冷源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工业项目年节约电费超千万。现在入场,不仅是押注一个技术颠覆者,更是提前布局 “电 - 冷 - 热” 多能互补的下一代储能生态。
想知道这块 “魔法冰” 如何冻住万亿市场?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脑洞,我们将持续追踪这个储能赛道的 “冰系黑马”!
阅读0
分享
写评论...
发表评论
登录评论
匿名评论
提交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