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枣庄—匠心鲁班 |鲁班纪念馆

2024-11-07

游在枣庄

匠心鲁班 |鲁班纪念馆】


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鲁班,被誉为“百工圣祖”。鲁班纪念馆采用仿古式建筑风格,以鲁班发明的卯榫结构为主,构建了飞檐画栋、美轮美奂的古建筑风貌,突出了精巧典雅的灵性与特征。

纪念馆设有圣祖堂、公祭大厅、木工器械馆、石器馆、兵器馆、建筑厅、舟桥厅、青少年科技教育厅、鲁班传人成果厅、鲁班广场等,并规划建设以石磨、磨盘、碌礴、石槽等数千件石器垒成的石磨山和碌礴山,构成鲁班纪念馆一道奇特景观。鲁班纪念馆目前是全国建筑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纪念鲁班的专门场馆,是科技发明展示中心、爱国主义教育中心、鲁班文化传承中心。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 ,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 鲁班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土木建筑工程劳动,他对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的启发,并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图为打铁场景。是为锻造农用铁器之用,铁匠铺、打铁人也是老街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图为拉大锯场景。是古代木工将比较大的圆木加工成木材板的方法之一,一般由两人操作,也是传统的伐木方法之一

图为雀替。中国古建筑的特色构件之一,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村(梁枋)与竖村(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浄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是承托梁柱的构件


阅读15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