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第一省”的财富密码—浙江

2025-02-27

在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时,居民收入水平是一个关键指标,它直观地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富裕程度。2024 年的居民收入数据一经公布,浙江再次成为焦点,其 “藏富于民” 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数据显示,当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7013 元,这一数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超出了 2.57 万元 ,而对比排名其后的江苏,更是甩开了 1.16 万元。如此显著的差距,足以彰显浙江在居民收入方面的突出优势,也让 “民富第一省” 的称号实至名归。

事实上,浙江在居民收入领域的领先并非一朝一夕。多年来,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稳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浙江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浙江独特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的成功体现。

各地收入大 PK,浙江凭啥脱颖而出?

在全国 31 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占据了前五的位置,展现出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富裕程度。2024 年,上海以 88366 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榜首,北京以 85415 元紧随其后,二者同处 “8 万元” 梯队 ,彰显出直辖市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方面的领先优势。浙江则以 67013 元的成绩,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远超排名其后的江苏,充分证明了浙江在居民收入水平上的卓越表现。
浙江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 24 年、40 年领跑全国各省区,这一成就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深层次原因。民营经济的发达是浙江的一大显著优势,台州、温州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无数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民营企业 。在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排行榜上,浙江民营企业入围数连续 26 年 “霸榜”,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强大实力,也反映出民营经济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众多的民营企业为浙江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使得大量劳动力能够在家乡实现就业,不仅避免了人口外流,还能够获得较为可观的收入。例如,在温州的制鞋、服装等产业集群中,众多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各个环节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当地居民能够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浙江全省市场经营主体达 1040 万户,平均每 6.5 个浙江人就有 1 个老板,这一庞大的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充分展现了浙江活跃的市场经济氛围。无论是个体工商户还是各类企业,都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蓬勃发展。众多的市场经营主体意味着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选择,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种活跃的市场氛围,激发了浙江人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在数字经济时代,浙江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以杭州为代表,凭借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的引领,迅速崛起为全国数字经济的高地。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浙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高收入的就业岗位。从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到电子商务运营等领域,都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些新兴职业的薪资水平普遍较高,有力地提升了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和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嘉兴绍兴:闷声发大财的低调王者

在浙江 11 个设区市 2024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榜单中,绍兴和嘉兴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杭州虽然以 76777 元的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省第一 ,但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绍兴和嘉兴却脱颖而出,成为了领跑者。
绍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83579 元,成功超越杭州、宁波等经济强市,位列全省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绍兴多年来经济稳健发展的结果。2024 年,绍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8000 亿元,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二,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增长动力。绍兴的市场经营主体突破 80 万户,其中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上榜数量居全省第三 ,活跃的市场经营主体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绍兴的纺织业和黄酒产业闻名遐迩,柯桥的中国轻纺城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商家,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从纺织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到各类纺织品的销售,整个产业链条上汇聚了众多企业和从业者,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许多当地居民在这些企业中从事生产、销售、管理等工作,获得了稳定的工资收入。同时,随着产业的发展,相关的服务业也随之兴起,如物流、金融、电商等,进一步拓宽了居民的收入渠道。
嘉兴则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独占鳌头,2024 年达到 52249 元,这已是其连续第 21 年领跑浙江 11 个设区市 。嘉兴的农村发展模式独具特色,作为浙江唯一一个纯平原地市,“浙北粮仓” 的嘉兴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在农业强市、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嘉兴首创的农业经济开发区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吸引了众多农业项目落地生根。这些项目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在平湖市广陈镇的农业经济开发区,一系列现代化农业项目蓬勃发展。智能温室大棚里,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了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的高效种植和全年供应。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当地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业旅游项目则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带动了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嘉兴还通过 “飞地抱团” 等方式,带动发展相对滞后的村实现共同富裕。所谓 “飞地抱团”,就是将一些经济薄弱村的资金、土地等资源整合起来,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村。这种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发展吃劲的村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嘉善县,多个经济薄弱村通过 “飞地抱团” 的方式,共同投资建设了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每年获得了可观的租金收入,这些收入用于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事业,以及为村民分红,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补齐短板,向共同富裕再迈进

尽管浙江在居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全省 90 个县级行政区中,仍有部分县(市、区)的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线,这无疑是浙江在追求共同富裕道路上需要攻克的 “堡垒” 。
为了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全省共同富裕的目标,浙江省级层面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自 2021 年起,浙江省委、省政府专门组建了山区 26 县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深入调研山区县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和支持举措,这就是备受瞩目的 “一县一策”。这一政策根据每个山区县的独特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制定出精准的发展策略,旨在充分挖掘各县的发展潜力,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景宁县充分利用 “飞地” 优势,在丽水经开区建设了丽景民族工业园。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了包括娃哈哈等知名企业在内的 64 家企业入驻 。这些企业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当地居民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收入。2024 年,总投资高达 120 亿元的富乐德半导体产业项目成功落地景宁,这一重大项目的引进,进一步壮大了景宁县的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层次,为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县一策” 还注重引导山区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衢江区积极与省级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发展能源电子产业的支持政策。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契机下,衢江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以中显光电、鸿邦源等企业为代表的能源电子产业集群。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不断投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高收入的就业机会。
除了 “一县一策”,山海协作工程也是浙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以 “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互利双赢” 为原则,加强了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在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劳务培训就业、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合作 。通过山海协作,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实现了有效互补,促进了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在产业合作方面,山区 26 县通过山海协作累计引进了近 1.3 万个特色产业项目,到位资金达 8400 余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制造业、农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为山区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山区县落地生根,它们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进行深加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旅游开发项目充分挖掘山区县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特色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为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随着一批又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落地和投产,山区海岛县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这些项目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在 2025 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山区海岛县共有 23 个项目开工,总投资达 759.4 亿元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山区海岛县居民的增收基石,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缩小区域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只有让全省各个地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浙江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浙江能够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成为全国共同富裕的典范。

未来可期,浙江财富之路再延伸

作为 “民富第一省”,浙江凭借发达的民营经济、积极的新兴产业布局以及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举措,在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不仅为省内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展望未来,浙江在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着清晰的方向和坚定的决心。持续发展民营经济仍是重中之重,这不仅能巩固浙江经济发展的根基,还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稳定保障。同时,在新兴产业领域,浙江将继续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推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居民提供更多高收入的就业机会 。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浙江将进一步深化 “一县一策” 和山海协作工程,持续加大对山区海岛县的支持力度,推动这些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缩小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每一个角落。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高全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相信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浙江能够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继续书写 “民富第一省” 的辉煌篇章,成为全国共同富裕的标杆 。


阅读0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