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热”下,文旅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5-02-26

春节期间,《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不仅在票房上屡创佳绩,更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这部电影以其精彩的剧情、精良的制作,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成为了全民热议的话题。随着电影的火爆,一个有趣的现象也随之而来 —— 各地纷纷开启了 “哪吒故里” 的争抢大战。

天津文旅率先发声,凭借海河文化与哪吒闹海故事的紧密联系,宣称哪吒是 “天津人”,并以 “天津藕霸” 这一俏皮的称呼,为哪吒贴上了天津的标签 。天津河西区的陈塘庄,据传是哪吒父亲李靖曾镇守的陈塘关,这里的地形和历史与《封神演义》中对陈塘关毗邻东海的描述颇为相似,海河的弯曲形状与书中 “九湾河” 的描写契合,陈塘庄也曾是海河的入海口,这些都为天津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而四川宜宾也不甘示弱,凭借丰富的哪吒传说遗迹,如哪吒洞、哪吒行宫、龙脊石等,以及 “中国哪吒文化之乡” 的称号,加入了这场激烈的争夺。宜宾市南广镇古名陈塘关,相传哪吒就出生于此,当地还流传着 “翠屏山上凉幽幽,哪吒庙前磕个头” 的俗语,足见哪吒文化在当地的深厚底蕴。
除了天津和宜宾,河南南阳的西峡县丁河镇,也依据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和民间传说,以哪吒太子庙遗址和陈塘关遗址公园为依托,宣称自己是哪吒故里。安徽蚌埠的固镇县九湾,被认为是哪吒闹海的发生地,建有哪吒闹海非遗展览馆和主题雕像,也在这场 “抢吒儿” 大战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此外,四川绵阳的江油市,同样以浓厚的哪吒文化氛围著称,其陈塘关原为当地道观,后因台北东海太子宫朝拜捐资重建,也加入了对哪吒故里的争夺。
这场 “哪吒故里” 之争,表面上看是一场关于神话人物归属的争论,实则背后隐藏着各地对文旅产业发展的深切期望。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个热门的文化 IP,就如同一块金字招牌,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旅游消费,促进周边产业的发展,创造众多就业机会 。哪吒这一神话形象,凭借其广泛的受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成为了各地眼中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争抢 “哪吒故里”,仅仅是发展文旅产业的第一步。若想真正借助 “哪吒文化” 拉动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还需深入挖掘哪吒文化的内涵,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避免过度商业化,保持文化的原汁原味,也是我们在发展文旅产业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的问题。毕竟,真正能够吸引游客并留住他们的,是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独特魅力和优质服务的旅游目的地。

文旅产业的热烈响应

(一)各地争抢 “哪吒故里”

在这场激烈的 “哪吒故里” 争夺战中,各地纷纷亮出自己的 “底牌”,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遗迹,试图证明自己与哪吒的渊源。宜宾作为 “中国哪吒文化之乡”,拥有众多与哪吒相关的遗迹,如哪吒洞、哪吒行宫、天池公园还生阁等 。这些遗迹不仅承载着当地人民对哪吒的深厚情感,更是哪吒文化在宜宾传承千年的有力见证。宜宾还通过举办哪吒文化节、推出哪吒主题的文创产品等方式,将哪吒文化融入到了当地的日常生活中。
天津则以《津门保甲图说》的记载为依据,宣称哪吒闹海的故事就发生在天津河西区的陈塘庄。这里不仅流传着哪吒的传说,还曾建有哪吒庙、李靖行宫等建筑,这些都为天津的说法增添了几分可信度。天津文旅还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宣传,通过发布有趣的短视频、举办线上互动活动等方式,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安徽蚌埠固镇县同样不甘落后,凭借九湾河、陈塘渡、老龙潭等地名与地貌,与《封神演义》中 “哪吒闹海” 情节的高度吻合,加入了这场争夺。当地还建有哪吒闹海非遗展览馆和主题雕像,通过展示哪吒的传说故事、传统手工艺品等,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哪吒文化的魅力。
各地争抢 “哪吒故里”,背后的动机主要是文化与商业的双重考量。从文化层面来看,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形象,代表着勇敢、正义、叛逆等精神品质,他的故事深入人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各地通过挖掘和传承哪吒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能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从商业角度而言,哪吒这一热门 IP 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文旅活动的多样开展

为了充分利用哪吒的热度,各地文旅部门和景区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旅游线路方面,四川文旅推出了 “跟着哪吒游四川” 主题系列旅游线路,共计三条,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四川与哪吒的渊源。线路一 “踏破凌霄:古蜀神话的千年回响”,串联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新津区宝墩古城遗址、郫都区望丛祠、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最终抵达绵阳江油,让游客在领略古蜀文化的同时,感受哪吒文化的独特魅力。线路二 “流光溢彩:古往今来的蜀地‘智’造”,游逛成都市区双子塔、环球中心,打卡自贡市中华彩灯大世界,再去宜宾市寻找哪吒的练功基地和石矶娘娘的福地洞天,将现代都市的繁华与古老的神话传说相结合。线路三 “‘萌’动川西:电影同款等你来‘收’”,收录了成都市青城山 - 都江堰,阿坝州若尔盖大草原、九曲黄河第一湾,国道 317(四川段),甘孜州墨石公园、毛垭大草原等网红目的地,游客在路上还能遇见电影里同款 “端碗干饭” 的土拨鼠,充满了趣味性和惊喜。
在文创产品方面,各地也充分发挥创意,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产品。铜仁市万山区朱砂产业园将朱砂文化和影视 IP 结合在一起,推出了融合传统文化与潮流元素的哪吒造型朱砂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不仅造型精美,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游客喜爱。大清邮局则推出了《哪吒闹海》邮票系列,邮票人物采用的是 1979 年在中国上映的《哪吒闹海》动画片中的形象,刻画了 “哪吒出世”“斗战龙王”“擒拿敖丙”“定海安民” 等经典镜头,每一张邮票都将哪吒这个经典形象展现得活灵活现,让人爱不释手。
在景区优惠活动方面,全国多家景区宣布凭《哪吒 2》电影票可免费、半价游览。在山东泰安新泰市新甫山景区,游客凭《哪吒 2》的电子或纸质票根及身份证,即可兑换门票。山东省龙口南山景区、红叶柿岩景区、蒙山景区等多个景区,也推出了凭《哪吒 2》电影票免费、半价入园的政策,为观众提供了 “看完电影游山水” 的新选择,形成 “以影带游” 的消费闭环,吸引了大量游客。在河南省西峡县,当地开展了 “哪吒,跟我回西峡老家” 的文旅消费促销活动,联合西峡老界岭等七大主要景区,推出了凭《哪吒 2》电影票,免景区门票和免费体验旅游项目活动,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哪吒文化的独特魅力。

影旅融合 3.0:多业态共建模式

(一)影旅融合的发展历程

影旅融合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演进、创新的历史,它见证了文化与旅游产业从简单结合到深度融合的蜕变。在早期的 1.0 阶段,影旅融合主要表现为被动曝光,电影的影响力在不经意间为取景地带来了流量。1980 年上映的《庐山恋》,这部充满浪漫色彩的电影,将庐山的秀丽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无数观众心生向往,庐山也因此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电影《芙蓉镇》的播出,让湘西小镇芙蓉镇走进了大众视野,青石板路、古朴的吊脚楼,以及电影中展现的风土人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寻。这些案例表明,在影旅融合的 1.0 阶段,虽然缺乏主动策划,但电影的自然影响力已经开始为文旅产业带来机遇。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旅融合进入了 2.0 阶段,即 IP 衍生探索期。这一时期,影视基地和主题乐园的兴起,成为影旅融合的重要标志。横店影视城作为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拥有众多仿古建筑和拍摄场景,吸引了大量剧组前来拍摄。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影视拍摄现场,还能参与影视体验活动,感受影视文化的魅力 。横店影视城通过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推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影视主题演出、古装体验等,将影视与旅游深度结合,实现了从影视拍摄基地到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的转变。影视主题公园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迪士尼乐园凭借其丰富的动画 IP,打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乐园中的各种游乐设施、表演秀以及主题餐厅,都与迪士尼的动画形象紧密结合,为游客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从迪士尼乐园中,游客可以看到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动画角色的身影,参与以迪士尼故事为背景的游乐项目,感受童话世界的魅力。
如今,影旅融合正迈向 3.0 阶段,即多业态共建期。在这个阶段,影旅融合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深度化的发展趋势。以《长安三万里》为例,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还通过诗词文化的传播,引发了观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各地文旅部门和景区纷纷推出与《长安三万里》相关的活动,如诗词朗诵会、唐文化主题展览等,将电影中的文化元素与地方文旅资源相结合,实现了 IP 与在地消费场景的深度绑定 。一些景区还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唐朝,感受大唐的繁华与魅力。

(二)多业态共建的核心特征

影旅融合 3.0 阶段的多业态共建模式,具有一系列鲜明的核心特征,这些特征正深刻地改变着文旅产业的发展格局。策划前置是多业态共建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这个阶段,文旅部门和影视制作方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在项目初期就进行紧密合作,共同策划影旅融合项目。在电影《封神 2》的制作过程中,制作方就与各地文旅部门进行了深入沟通,提前规划了电影与文旅的联动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挖掘电影中的文化元素,还能将其与地方文旅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独特的旅游体验 。
沉浸式体验是多业态共建的另一个核心特征。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已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沉浸式体验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影旅融合的 3.0 阶段,各地景区纷纷打造沉浸式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电影文化的魅力。一些景区推出了以电影为主题的沉浸式演出,游客可以在演出中扮演角色,与演员互动,亲身感受电影中的情节和氛围 。还有一些景区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电影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电影之中,增强了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科技赋能也是多业态共建的重要支撑。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为影旅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大数据分析,文旅部门和影视制作方可以更好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从而精准地推出影旅融合产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景区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服务管理,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更是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让影旅融合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多业态联动是多业态共建的关键所在。在影旅融合的 3.0 阶段,影视、旅游、餐饮、零售等多个业态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封神 2》与青岛啤酒博物馆的联动为例,双方推出了 “换装沉浸剧游票”,游客可以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参与以《封神》为主题的沉浸式剧游,还能品尝到特色的青岛啤酒,购买相关的文创产品。这种多业态联动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还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哪吒经济学下文旅产业的困境与挑战

(一)缺乏提前策划与系统统筹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之后,各地文旅虽然迅速响应,推出了一系列与哪吒相关的活动,但大多是在电影热度已经形成之后才开始行动,缺乏提前策划与系统统筹。宜宾和天津,作为哪吒故里的有力争夺者,本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来与电影进行深度合作,策划出更具吸引力的文旅项目 。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宜宾虽然拥有众多与哪吒相关的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电影上映前,并没有与电影制作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没有提前策划出能够充分结合电影元素和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活动 。天津也是如此,虽然有着独特的海河文化和哪吒闹海的传说,但在电影宣传和文旅项目策划上,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这导致两地在电影热度爆发后,只能仓促推出一些简单的活动,如凭电影票根免费游景区等,这些活动缺乏创新性和深度,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无法形成持续的吸引力。

(二)预测爆款存在变数

预测电影爆款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这也给 “电影 + 文旅” 的深度融合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电影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剧情、制作水平、演员阵容、宣传推广以及市场档期等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之前,虽然制作方对影片的质量充满信心,但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它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成为票房破百亿的爆款电影。同样,在其他电影项目中,也很难提前判断哪一部电影会成为爆款。这就使得文旅部门在与电影合作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果提前投入大量资源与一部电影进行深度合作,而这部电影最终没有成为爆款,那么文旅部门的投入就可能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很多文旅部门在与电影合作时持谨慎态度,不敢轻易进行大规模的策划和投入,从而影响了 “电影 + 文旅” 深度融合的发展潜力。

(三)文旅项目同质化与体验不佳

在各地推出的哪吒主题文旅项目中,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许多景区只是简单地设置了一些哪吒雕像、打卡点,推出一些与哪吒相关的文创产品,缺乏独特的创意和深度的文化内涵挖掘。这些项目之间缺乏差异化竞争,游客在不同的景区体验到的内容大同小异,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天津的哪吒小镇,虽然在宣传上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但在实际体验中,却存在着配套设施与服务不足的问题。有游客反映,哪吒小镇内的游乐设施较少,餐饮选择单一,环境卫生也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导致游客的体验感较差,无法满足游客的期望,也影响了哪吒小镇的口碑和后续发展 。一些景区在举办哪吒主题活动时,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导致活动现场秩序混乱,游客的参与度不高。这些问题都表明,当前的哪吒主题文旅项目在品质和服务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文旅产业的破局之道

(一)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各地应深入挖掘哪吒文化内涵,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独特的文旅体验,避免单纯蹭热度。宜宾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哪吒传说遗迹,如哪吒洞、哪吒行宫等,深入挖掘哪吒文化在当地的传承脉络,将这些历史遗迹与现代旅游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文化深度的旅游线路。可以开发以哪吒成长故事为主题的沉浸式游览路线,让游客在参观遗迹的过程中,通过导游的讲解、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深入了解哪吒的勇敢、正义等精神品质,感受哪吒文化的魅力 。同时,宜宾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如川剧、竹文化等,开发与哪吒文化相关的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让游客在体验哪吒文化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宜宾独特的地方文化。天津则可以依托海河文化,将哪吒闹海的故事与海河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哪吒文化旅游项目。可以在海河沿岸设置哪吒主题的景观雕塑,举办以哪吒为主题的水上表演,让游客在欣赏海河美景的同时,感受哪吒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天津还可以利用其丰富的美食文化,开发与哪吒相关的特色美食,如 “哪吒藕片”“敖丙海鲜拼盘” 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哪吒文化的乐趣。

(二)加强合作与创新

文旅产业应加强与电影产业的合作,提前策划,共同开发 IP,同时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在电影制作阶段,文旅部门和景区就可以与电影制作方进行沟通合作,共同策划影旅融合项目。在电影《封神 2》的制作过程中,青岛文旅部门与制作方提前合作,根据电影中的场景和元素,在青岛的景区内设置了封神主题的打卡点和互动体验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在电影上映前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也为电影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旅产业还应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可以开发以哪吒为主题的亲子游项目,设置亲子互动游戏、哪吒手工艺品制作等环节,让家长和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哪吒文化 。还可以推出哪吒主题的研学旅行产品,结合历史文化知识和科普教育,让学生在旅行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科技赋能与沉浸式体验

利用 VR、XR 等现代科技手段,重现电影经典场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满足游客对个性化、深度体验的需求。一些景区利用 VR 技术,打造了哪吒闹海的虚拟场景,游客戴上 VR 设备后,仿佛置身于电影中的海底世界,与哪吒一起并肩作战,感受紧张刺激的战斗氛围 。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电影内容,也增强了旅游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可以利用 XR 技术,在景区内设置哪吒主题的互动游戏,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参与游戏,与虚拟的哪吒进行互动,完成各种任务,获得奖励。这种科技赋能的旅游方式,能够吸引更多年轻游客的关注,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

结语:展望 “电影 + 文旅” 的未来

哪吒经济学兴起,给文旅产业带来机遇与挑战。电影能为文旅产业引流量,像《哪吒之魔童闹海》就使相关文旅景点成热门打卡地,提升地方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经济发展。但文旅产业发展也面临挑战,如转化短期流量、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等,部分地方还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
为实现 “电影 + 文旅” 融合模式可持续发展,需加强二者深度合作,挖掘创新文化内涵,打造独特文旅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
展望未来,该融合模式有望为文化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创造更多可能,出现更多以电影 IP 为核心的文旅项目,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与产业繁荣,成为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阅读7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