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中,咖啡早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 “提神伴侣” ,无论是清晨唤醒昏沉的大脑,还是午后对抗困意,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都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咖啡馆遍布街头巷尾,咖啡消费群体日益庞大,咖啡在饮品市场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然而,近期咖啡行业却迎来了一场巨大的震动 —— 咖啡豆价格飙升。
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的数据显示,2024 年以来,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货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年内涨幅高达 67%。进入 2025 年,这一涨势仍未停歇,2 月 11 日,ICE 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货价格更是创下每磅 4.2995 美元的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被视为避险资产、备受追捧的黄金,2024 年在国际期货市场全年涨幅仅为 40% 左右,咖啡豆价格的涨幅远远超过了黄金,堪称 2024 - 2025 年大宗商品市场上的 “涨幅之王”。不仅是阿拉比卡咖啡豆,全球数据统计平台 statista 公布的数据表明,另一大品种罗布斯塔的全球平均价格也从 2023 年的平均每公斤 2.63 美元大幅跃升至每公斤 4.5 美元 。国内众多咖啡从业者也向《豹变》证实,包括中国云南在内,几乎所有品种、所有产地的咖啡豆价格都在持续上涨。
价格上涨背后的 “风暴眼”
咖啡豆价格的飙升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如同一场精心策划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咖啡产业。
极端天气引发的 “多米诺骨牌”
全球咖啡豆的供应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几个主要的生产国,而巴西和越南作为全球前两大咖啡生产国 ,其一举一动都对市场供应有着关键影响。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成为了悬在咖啡产业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巴西,这个占据全球约三成阿拉比卡咖啡豆产量的咖啡巨头,在 2024 年遭遇了堪称 “冰火两重天” 的极端天气。8、9 月,严重的干旱使得咖啡树在炽热的阳光下艰难求生,水分的匮乏影响了咖啡豆的生长和发育,许多咖啡果实干瘪瘦小,难以达到理想的品质。而到了 10 月,暴雨又倾盆而下,过量的降水不仅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冲毁部分咖啡种植园,还容易导致咖啡树病虫害滋生。在圣保罗州最大的咖啡种植区卡孔迪镇,野火更是雪上加霜,大片咖啡种植园被烧毁,咖啡种植户们损失惨重,原本预计的丰收化为泡影 。
越南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连续三年遭受干旱和台风的侵袭。干旱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咖啡树生长受限,而台风则直接破坏咖啡树的枝干和果实,导致大量咖啡果掉落。越南作为全球最大的罗布斯塔咖啡豆生产国,其产量的大幅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咖啡豆市场的供应紧张局势。
这种极端天气导致的咖啡豆减产,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供应量的减少,使得市场上的咖啡豆供不应求,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当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必然上涨。而这种价格上涨的压力,从咖啡种植户开始,逐渐传递到整个产业链,包括生豆贸易商、烘焙商、咖啡馆,最终影响到每一位消费者。
资本涌入与市场博弈
除了极端天气这一 “天灾”,咖啡期货市场中的资本炒作也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在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通胀压力增大、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开始寻找新的避险资产和投资机会。咖啡,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品之一,凭借其庞大且稳定的需求,成为了资本追逐的对象 。
大量投机资金涌入咖啡期货市场,这些资金的目的并非真正关注咖啡的生产和消费,而是利用市场对咖啡豆减产的预期,进行投机炒作。他们通过大量买入咖啡期货合约,人为制造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从而推高期货价格。当期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再高价抛售合约,赚取差价。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正常供需关系被进一步扭曲。一方面,资本的炒作使得咖啡豆价格远远超出了其实际价值,让整个市场充满了泡沫;另一方面,这种价格的异常波动也给咖啡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对于咖啡种植户来说,虽然短期内咖啡豆价格上涨可能带来更高的收入,但长期来看,这种价格的不稳定使得他们难以做出合理的种植决策。而对于烘焙商和咖啡馆来说,过高的咖啡豆采购成本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而倒闭 。
此外,量化资金的介入也让咖啡期货市场变得更加复杂。量化基金和对冲基金利用先进的算法模型,根据市场的价格走势、交易量等指标进行高频交易。这些算法并不关心咖啡的实际供需情况,只是机械地按照预设的规则进行买卖操作,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波动。当市场出现一点风吹草动时,这些量化交易程序可能会同时触发大量的买卖指令,使得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让市场参与者更加难以捉摸市场的走向。
产业链各环节的 “连锁反应”
咖啡豆价格的飙升,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咖啡产业链,从种植户到烘焙商,再到连锁咖啡企业,每个环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自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与机遇,演绎着一场行业内的 “生存百态”。
种植户: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咖啡种植户来说,咖啡豆价格的上涨原本似乎是一场 “及时雨”,带来了增收的希望。在云南,这个中国咖啡种植的重要区域,随着国际咖啡豆期货价格的攀升,当地咖啡豆价格也水涨船高 。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炮掌山村的村民李先华,看着枝头鲜红饱满的咖啡果,心中满是喜悦,因为这一产季的咖啡豆价格上涨,让他的收入有望大幅增加。据云南省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雄预计,普洱咖啡的生豆产量在 5.8 万吨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根据当前市场价格分析,产值将突破 100 亿元,迎来了种植咖啡以来最好的一年 。
然而,这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部分种植户可能会忽视咖啡豆的质量。在高价的诱惑下,一些农户在采摘时可能会 “好坏果一起摘”,不再注重咖啡果实的成熟度和品质,导致商业级别的豆子质量下滑。另一方面,咖啡豆种植成本的上升也在侵蚀着种植户的利润。化肥、农药、劳动力等成本不断增加,2024 年国际钾肥价格同比上涨超 30% ,这对于小型农户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而且,云南地区近年来频繁遭受干旱与霜冻等自然灾害,2023 年普洱产区因干旱减产约 15% ,而极端天气的保险覆盖又不足,使得农户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
不过,并非所有的种植户都面临同样的困境。一些专注于精品豆种植的农户和企业,通过与农民合作承包基地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控制咖啡豆的品质。他们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注重咖啡树的养护和果实的采摘时机,确保生产出高品质的精品咖啡豆。这些精品咖啡豆在市场上价格更高,且需求相对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价格波动和成本上升的风险。
烘焙商与中间商:夹缝中求生存
在咖啡产业链中,烘焙商和中间商无疑是受到咖啡豆涨价冲击最为严重的群体之一。咖啡豆烘焙商张承对此感受颇深,他表示:“这次涨价,对于我们烘焙商和咖啡馆几乎就是生死存亡的挑战。” 张承需要从贸易商手中收购预处理好的生豆,然后进行烘焙再售出。然而,如今生豆的收购价格每天都在波动,与 2024 年年中的采购价格相比,目前已经涨了 80% 到 100% 。
面对如此巨大的成本压力,烘焙商们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国内烘焙商和咖啡馆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不少商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宁愿削减利润,自己消化掉一部分涨幅。为了应对这一困境,他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一些烘焙商尝试调整配方,采用精品豆和商业豆拼配的方式,在保证一定风味的同时,控制成本。还有一些烘焙商选择升级产品,将原本的拼配豆升级成全精品豆,虽然价格上涨,但也提升了品质,希望以此来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价格的变化 。
但这些措施也并非毫无弊端。调整配方可能会影响咖啡的口感和风味,导致部分忠实客户流失;而升级产品则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因为精品豆的采购成本本身就更高。对于规模较小的烘焙商来说,由于缺乏资金和囤货能力,无法像大型企业那样通过提前囤货来降低成本,他们的生存状况更加艰难。
连锁咖啡企业:巨头的 “抗压之道”
与中小烘焙商和咖啡馆不同,瑞幸、库迪等连锁咖啡企业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规模化的运营模式,在这场咖啡豆涨价的风暴中展现出了较强的抗压能力。
瑞幸咖啡在供应链建设方面下足了功夫。2024 年 11 月,瑞幸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签署了 5 年 24 万吨咖啡豆的采购备忘录 ,通过长期的采购协议,锁定了一定时期内的咖啡豆供应和价格,有效降低了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同时,瑞幸积极建设自有工厂,2021 年瑞幸福建烘焙基地启用,2024 年 3 月云南保山的鲜果处理厂开始试运营,4 月江苏昆山烘焙工厂投产,同年第三季度青岛的烘焙基地也动工建设 。预计至 2025 年底,瑞幸每年自有咖啡烘焙产能可达 10 万吨,这使得瑞幸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咖啡豆的生产,实现对供应链的有效掌控。
库迪咖啡同样在供应链布局上发力。2024 年 7 月,库迪在安徽省当涂县和芜湖综保区分别建立的供应链基地陆续投产,涵盖了咖啡烘焙、糖浆等食品原料、包装材料在内的诸多供应链项目 。通过这些举措,库迪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供应链效率,还降低了采购成本,增强了对咖啡豆价格上涨的抵御能力。
此外,连锁咖啡企业还凭借其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化成本的增加。它们可以通过优化运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其他环节的成本,从而缓解咖啡豆涨价带来的压力。
终端市场的 “价格迷雾”
连锁咖啡的 “价格坚守与暗潮涌动”
在咖啡豆价格飙升的大背景下,瑞幸和库迪等连锁咖啡品牌对外宣称仍将维持低价策略,试图给消费者吃下 “定心丸”。库迪在今年 2 月的媒体沟通会上信心满满地表示,公司资金已实现正向循环,首席策略官李颖波更是宣称 “9.9 元策略能够坚持很长时间” ,仿佛要将低价进行到底。瑞幸也不甘示弱,在 2024 财报电话会上,董事长兼 CEO 郭谨一明确表示目前没有提价的计划和打算,9 块 9 的咖啡活动也会持续开展下去,强调要努力培养咖啡消费习惯 。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在社交媒体上,消费者们纷纷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不少网友发现瑞幸的一些产品如生椰拿铁原价上调了 3 元,曾经看似 “无门槛” 的 9.9 元咖啡优惠券,如今使用门槛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前的较为宽松,变成了每周只能领一张。在瑞幸的品牌直播间里,主播们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将 “9.9 元” 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最大卖点,而是开始大力宣传 125 元的 10 次卡 ,试图引导消费者进行更高金额的消费。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成本考量和市场竞争因素。从成本角度来看,咖啡豆价格的上涨无疑增加了瑞幸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虽然瑞幸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和提前囤货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压力,但长期来看,这种压力依然存在。此外,瑞幸 2024 年财报数据显示,总营业费用为人民币 309.4 亿元,较 2023 年的人民币 218.8 亿元增长 41% ,其中店面租金及其他运营成本涨幅高达 65% 以上,销售和营销费用也上升了 49% 。这些成本的大幅增加,使得瑞幸在维持低价的同时,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来平衡收支。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瑞幸和库迪之间的激烈竞争仍在持续。库迪的低价策略对瑞幸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一定威胁,瑞幸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不得不跟进低价策略。但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低价策略显然难以持续,因此瑞幸开始在价格策略上进行一些微妙的调整,通过提高原价、降低优惠幅度等方式,在不明显影响消费者感知的前提下,逐步缓解成本压力,同时也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增长点。
独立咖啡店:小幅调价与艰难平衡
与连锁咖啡品牌相比,独立咖啡店在这场咖啡豆价格上涨的风暴中,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处境。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和强大的供应链支持,独立咖啡店对成本的变化更为敏感。为了应对咖啡豆价格的上涨,许多独立咖啡店不得不选择小幅涨价。
一位在独立咖啡店工作的咖啡师向《豹变》透露,他们向经销商直接购买熟豆,受咖啡豆涨价影响,这两年店里的手冲咖啡价格上涨了两三块钱 。不过,幸运的是,总体价格仍保持相对稳定,大部分顾客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一价格调整。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在一杯咖啡的成本结构中,咖啡豆成本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来自云南的熟豆商表示,一杯美式咖啡的豆子成本大概在 3 块钱,而独立咖啡店一杯手冲的豆子成本大概在 6 元左右 。更多的成本来自于房租水电、咖啡师的薪资等方面。
以一家位于城市繁华商圈的独立咖啡店为例,其每月的房租可能高达数万元,加上咖啡师的工资、水电费、设备折旧等费用,运营成本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咖啡豆成本有所增加,对整体成本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独立咖啡店可以轻松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为了保持竞争力,他们在涨价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这就要求他们在成本控制、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寻找平衡,努力维持经营。
未来咖啡价格走向何方
咖啡豆价格的未来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就像笼罩在迷雾中的未知旅程,既有着价格回调的希望,也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的挑战。
短期:价格高位震荡
在短期内,咖啡豆价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的态势,就像一艘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颠簸的船只,难以迅速平稳下来。从供应端来看,巴西、越南等主要咖啡豆生产国的减产局面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改善。巴西 2024 - 2025 年的咖啡豆产量预计将降至 25 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越南的咖啡豆产量也因连续三年的干旱和台风影响大幅下降。即使 2025 年下半年这些产区的气候条件有所改善,新种植的咖啡树也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进入盛产期,短期内咖啡豆的供应量仍将处于紧张状态。
国际咖啡组织预计,2025 - 2026 年全球咖啡豆的供应缺口达 850 万袋 ,这一巨大的供应缺口将继续支撑咖啡豆价格在高位运行。市场投机和资金炒作的惯性也使得价格难以迅速回落。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咖啡期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资金,这些资金的撤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市场信号。只要市场对咖啡豆供应短缺的预期仍然存在,投机资金就可能继续在期货市场上兴风作浪,进一步推高价格。
长期:回调可期但仍有变数
从长期来看,咖啡豆价格回调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这一过程充满了变数,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西等主要产区的咖啡豆产量有望逐步恢复。如果未来几年气候条件稳定,咖啡树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那么巴西 2026 年的咖啡产量可能会迎来丰收 。新的种植技术和品种的推广也可能提高咖啡豆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市场供应。
需求端的变化也可能对价格产生影响。随着咖啡豆价格的持续上涨,消费者可能会逐渐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对价格变得更加敏感。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可能会减少咖啡的购买频率,或者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替代品,如茶饮料等。这种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对咖啡豆价格形成一定的下行压力。
然而,长期来看,咖啡豆价格回调的幅度和速度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气候变化仍然是悬在咖啡产业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使短期内气候条件有所改善,但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仍然难以预测。如果未来再次出现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飓风等,将可能再次对咖啡豆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价格再次上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对咖啡豆价格产生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强,对咖啡的需求可能增加,从而推动价格上升;反之,经济衰退时,消费需求可能萎缩,价格可能下跌。贸易政策、汇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对咖啡豆的国际贸易和价格产生影响 。如果主要生产国出台新的贸易政策,或者汇率出现大幅波动,都可能打乱咖啡豆价格的回调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