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杯,有云南。” 云南普洱咖啡种植者刘晓蓉在深夜 10 点发出的这条朋友圈,不仅是个人的感慨,更象征着云南咖啡产业的一次重大跨越。她与 1500 位来自云南各大产区的咖农,刚刚参加完第六届 “星巴克云南生豆优秀供应商大会”。在这场盛会中,星巴克全球执行副总裁兼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宣布,今后中国所使用的星巴克经典浓缩咖啡中都将有云南咖啡豆,且中国内地的每一家星巴克门店,也都将出售云南单一原产地咖啡豆。这一消息,让刘晓蓉和她的老乡们看到了云南咖啡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云南咖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过去,云南咖啡常被用作速溶咖啡原料,质量不稳定,在国际精品咖啡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即使在精品咖啡热潮兴起的几年前,云南咖啡豆也多被用于拼配,以弥补风味不足和降低成本。然而,随着星巴克等大公司的深度介入,云南咖啡迎来了转机。2012 年,星巴克进入云南,成立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并与当地企业合资建立加工公司。通过严格的 “咖啡和种植者公平规范(C.A.F.E. Practices )” 认证,星巴克从品质、社会责任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对咖农进行指导和监督。
在星巴克农艺师王万东等专业人员的努力下,咖农们逐渐掌握了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全红果采摘、种植遮阴树、合理施肥、环保处理废水等措施,不仅提高了咖啡豆的质量,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刘晓蓉所在的曼果塘咖啡公司,也在不断改进生产流程,注重咖啡的口感和风味,向精品咖啡领域迈进。如今,通过星巴克严格质量测试的咖啡合格率,已从 2012 年的 20% 提高到了 80%。

对于咖农们来说,星巴克的收购价格也具有很大吸引力。星巴克不仅以高于市场均价 20%-30% 的价格收购高品质咖啡豆,还对精品咖啡豆给予额外奖励。这使得云南咖啡在品质提升的同时,也为咖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除了星巴克,云南咖啡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云南咖啡在京东的销量增长超过 30 倍,增速远超普通咖啡。云南省统计数据表明,从 2018 年开始,云南咖啡豆出口数量下降,越来越多的咖啡留在国内消费市场,2023 年,超过 90% 的云南咖啡被国内市场消化。
然而,云南咖啡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人才方面,尽管云南咖啡市场声量提升,但真正愿意投身咖啡种植和产业发展的年轻人仍然较少。刘晓蓉作为拥有本科学历的咖啡经营者,在当地属于少数。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制约了咖啡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此外,咖啡产业的稳定性也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咖啡只是农作物之一,当咖啡市场价格走低时,他们可能会砍掉咖啡树,改种其他作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云南咖啡产业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以 “美丽星村・咖啡文化体验中心” 为代表的农文旅一体化项目应运而生。这个由星巴克及沪滇两地政府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不仅有咖啡加工体验与品鉴区,还配备了餐厅和民宿,试图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 “咖旅” 产业。王春梅回到家乡成为咖啡师,就是这一转变的一个缩影。这样的项目,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提升了云南咖啡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
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入境游深度游提供了新的契机。外国游客来到云南,可以深入咖啡种植园,了解咖啡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体验当地的咖啡文化。这不仅丰富了入境游的旅游产品,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正如新入选的 “最佳旅游乡村” 为入境游深度游注入新活力一样,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一张新名片。通过咖啡这一载体,外国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云南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国乡村的发展与变化。在未来,随着云南咖啡产业的不断完善和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相信云南咖啡将在国际市场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国入境游深度游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活力。